不僅僅是競技!用了15年,利物浦在經濟層面也開始超越曼聯(lián)
利物浦逆轉曼聯(lián):從2010年的低谷到2025年的全面反超
曾幾何時,在球場內外,曼聯(lián)都遠遠甩開利物浦,尤其是在2010年代初期,紅魔如日中天,而紅軍深陷泥潭。然而,15年后的今天,利物浦不僅在競技層面強勢回歸,更在商業(yè)和財務上成為曼聯(lián)的真正對手,上演了一場足壇罕見的“逆風翻盤”。
在芬威體育集團(FSG)的掌舵下,利物浦書寫了現(xiàn)代足球史上最令人驚嘆的復興篇章之一。
從2010年的深淵,到2025年的巔峰
2010年夏天,美國芬威體育集團(FSG,波士頓紅襪隊的擁有者)以僅3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瀕臨破產的利物浦。當時,曼聯(lián)剛剛奪得英格蘭頂級聯(lián)賽第19冠,超越了利物浦此前保持的18冠紀錄,風光無限。
兩隊的差距遠不止于獎杯數量。在財務層面,曼聯(lián)全面領先。2010財年,曼聯(lián)的營收高達2.864億英鎊,比利物浦高出近1億英鎊。
每場主場賽事,老特拉福德的收入可達360萬英鎊,而安菲爾德僅為150萬英鎊。這座承載著肯尼·達格利什等傳奇記憶的古老看臺,已無法滿足一支頂級歐洲俱樂部的需求。
在商業(yè)開發(fā)上,曼聯(lián)更是大步領先。他們與AON簽下巨額贊助合同,使次年商業(yè)收入暴增25%,達到1.03億英鎊。而彼時的利物浦,在吉列特和??怂够靵y的管理下,正苦苦掙扎,只為避免俱樂部徹底崩塌。
“棋局已定?!碑敃r曼聯(lián)傳奇球星吉格斯曾自信地宣稱。
重建之路:理性投資,科學運營
從一支負債累累、內部分裂的俱樂部,到如今的歐洲豪門,利物浦的蛻變離不開FSG掌舵人湯姆·維爾納、約翰·亨利和邁克·戈登的遠見。他們沒有盲目燒錢,而是堅持理性投資,打下堅實基礎。
其核心戰(zhàn)略建立在一套聰明的足球哲學之上:數據驅動引援、低價買入高價賣出、合理再投資、并找到正確的教練引領方向。2015年,克洛普的到來,成為扭轉命運的關鍵拼圖。
從賽場勝利到商業(yè)帝國
自克洛普執(zhí)教以來,利物浦不僅在球場上重奪英超和歐冠冠軍,更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足球商業(yè)品牌之一。
今年2月,利物浦公布了2024財年的商業(yè)收入——3.084億英鎊,一度超越曼聯(lián)。盡管曼聯(lián)在2025財年以3.33億英鎊的商業(yè)收入重新領先,但雙方差距已微乎其微。要知道,這在2010年是不可想象的。
今年6月起生效的與阿迪達斯的新球衣贊助合同,被普遍認為是利物浦隊史最大合同。若達成全部績效目標,年收入可達1億英鎊,將利物浦推向世界最具價值足球品牌之列。
這一飛躍的背后,是兩大核心因素:競技成功與高效管理。克洛普帶隊贏下比賽,而FSG的運營團隊則將勝利轉化為收入,再將收入投入球隊建設——形成一個良性循環(huán)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閉環(huán)。
曼聯(lián):仍是“印鈔機”,但已失節(jié)奏
反觀曼聯(lián),盡管仍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足球品牌之一,卻正被自己的輝煌歷史所拖累。超過10億英鎊的債務、連續(xù)多年的賽場低迷、格雷澤家族的長期缺位,以及商業(yè)部門頻繁的人事動蕩,讓這艘“紅色巨輪”迷失了方向。
諷刺的是,盡管過去十年犯下諸多錯誤,曼聯(lián)2025財年仍創(chuàng)造了6.665億英鎊的總收入,略高于利物浦的6.138億英鎊。他們依然是“印鈔機”,但更像是齒輪卡住的機器——力量強大、聲勢浩大,卻缺乏精準與效率。
利物浦的未來:40億英鎊估值,誰來接班?
經過15年經營,利物浦如今的估值已高達40億英鎊,是FSG當初收購價的13倍以上。問題也隨之而來:FSG會繼續(xù)執(zhí)掌,還是尋找接班人?
要整體出售一家如此規(guī)模的俱樂部,絕非易事。曼聯(lián)花了超過一年才完成不到30%股權的轉讓。切爾西在2022年易主時,也不得不分拆股權引入多個投資者。若利物浦整體出售,全球范圍內能負擔得起的買家屈指可數。
但FSG最擔心的,或許不是錢,而是能否找到真正理解利物浦精神的繼承者。他們不愿重蹈2007年的覆轍——時任主席大衛(wèi)·摩爾斯將俱樂部賣給希克斯和吉列特,開啟了一段黑暗混亂的時期。
從“弟弟”到“挑戰(zhàn)者”
15年前,當FSG踏入安菲爾德時,曼聯(lián)是那個無所不能的“大哥”。如今,曾經的“小弟”利物浦不僅追平了對手,更在財務和運營模式上發(fā)起挑戰(zhàn)。
今晚(10月19日)22:30,兩隊再度交鋒。這場比賽的意義,已不止于誰能在積分榜上拿三分。真正的較量在于:誰才是新時代的象征?是那個懂得自我革新、持續(xù)進化的俱樂部,還是那個仍在舊日榮光中沉睡的巨人?